连江附小:曾瑞风
(教师课件出示,“小猫钓鱼”的图画。)
师:大家请看这幅图画,认得吗?这是什么呀?
生(齐):这是“小猫钓鱼”的图画。
师:真棒!大家还记得这个故事吗?如果老师在小猫钓鱼后面加上“启示”,给你的启示是什么?
生:做事不能马虎。
师:是不能马虎吗?
生:做事不能够三心二意。
师:很好,可见启示是什么意思?
生:通过一件事情告诉我们一个道理。
师出示生字“ 曾”、“获” ,学生认读。
出示 “抉” 让学生换偏旁,之后又出示 “抉择 ”。
师:谁能给抉择找个近义词?
生:选择。
师:是呀,用 近义词理解 词义也是一个好办法。
师出示“操纵”,生读。
师:操纵是什么意思,(生纷纷举手)。不着急,我们先翻开书,在书上找出这个词。
生:熟练地操纵着。操纵就是控制,摆动的意思。
师:还有吗?我们再读“操纵”这个词前面的句子,再理解意思。
生: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,熟练地操纵着。操纵就是一收一放意思。
师:很好,联系上下文也是理解词语的一个好办法。所以呀,根据不同的生字,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理解。
……
反 思:
这是四年级一篇课文的生字教学片断。这个片断教学最突出 的特点就是教师教会学生用多种形式掌握生字词的意思。比如,理解课题“启示”的意思。采用了利用原有的经验,从“小猫钓鱼”的故事入手,让学生谈从中明白的道理,从而理解了 “启示”一词的意思;给新词换近义词来理解 “抉择”的意思;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“操纵”的意思……这样的教学,让学生兴趣大增,原本枯燥的学习变得津津有味,学得积极主动,而且还掌握了一些理解词语的方法,学会学习。
由此,我想到了高年级的生字词教学。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方法,授之以渔,学生才能学得积极,学有所获,获得可持续发展。比如,我在教学《长征》时,“五岭逶迤腾细浪,乌蒙磅礴走泥丸。”这两句诗中“逶迤”和“磅礴”的意思学生难以理解。因此,在教学时我让学生读完这两句诗后,问“读完这句诗,展现在你眼前的 五岭山脉是怎样的?”“是弯弯曲曲的”,“是连绵不绝的样子,很长很长的。”“说得很好”,我又追问“那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印象?”“老师我是从‘逶迤’一词体会到的 。”“可见逶迤是什么意思呀?”“意思是弯弯曲曲连绵不绝的样子。”“太棒了!那能否用其他的词来代替它呢?”“连绵不绝、绵延不绝。”“你能读出五岭的‘逶迤’吗?”这样,学生边朗读边在大脑中浮现出五岭“逶迤”的样子,从中体会到红军长征是何等艰难,体会到红军战胜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慨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。“磅礴”一词的教学亦如此。这样,通过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理解词语,然后再调动他们原有的语言积累,充分理解词语的意思。因此,根据不同的生字词,我们可以采用联系上下文、联想法、利用原有的经验、查字典等等方法去理解词语的意思。
(人教小语资源网 www.pepxiaoyu.cn友情提醒:查找本课更多资料,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)此文转载于